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化验诊断 > 化验常识 > 怎样看化验单
编号:10799331
专家教你看化验单:肝胆功能检测(二)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1月14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439期
     8.血氨(NH3)

    正常参考值:13~57umol/L。

    临床意义:

    增高:

    肝昏迷、重症肝炎、休克、先天性高氨血症等。

    9.胆碱酯酶(CHE)

    正常参考值:3000~10000U/L。

    临床意义:

    增高:

    脂肪肝、肾脏病变及肥胖症等。

    降低:

    肝癌、肝硬化、急慢性肝炎、营养不良性低蛋白血症、重度贫血、严重消耗性疾病及有机磷农药中毒等。

    10.血清总胆红素(TBIL或STB)

    正常参考值:1.7~17.1umol/L(0.1~1.0mg/d1)。

    临床意义:

    增高:

    ①肝脏疾病:急性黄疸型肝炎、重症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阻塞性黄疸、肝硬化、原发性肝汁性肝硬化等。

    ②肝外疾病:溶血性黄疸、阻塞性黄疸、新生儿黄疸、胆石症、胰腺头癌、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等。

    11.总蛋白(TP)

    正常参考值:60~80g/L(6.0~8.0/g/d1)。

    临床意义:

    增高:

    主要是血清中水分减少使TP浓度相对增高,如腹泻、呕吐、休克、高热、大量出汗等高度脱水所致血液浓缩、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等。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时,钠丢失继发水分丢失,进而促使血浆出现浓缩现象。

    降低:

    ①肝功能障碍,肝脏合成蛋白质减少,主要以白蛋白降低为明显。

    ②蛋白质丢失,如严重大面积烧伤、肾病综合征等。

    ③各种原因引起的水钠潴留,使血浆被稀释,或静脉输入过多的低渗溶液等。

    ④营养不良或消耗增加等。

    12.白蛋白(ALB)

    正常参考值:35~55g/L(3.5~5.5g/d1)。

    临床意义:

    增高:

    常见于严重失水而导致血浆浓缩。

    降低:

    降低的临床意义同总蛋白,尤其是肝脏病变(慢性肝炎、肝硬化、肝功能严重损害等)、肾脏疾病(肾病综合征等), 白蛋白降低更为明显。

    13.球蛋白(CLB)

    正常参考值:25~35g/L(2.5~3.5g/d1)。

    临床意义:

    增高:

    慢性肝脏疾病(慢性肝炎、肝硬化等)、慢性感染性疾病(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血吸虫病、疟疾、结核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红斑狼疮、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硬皮病等)、恶性疾病(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等)。

    降低:

    先天性或后天性获得性免疫缺陷等。

    14.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G)

    正常参考值:1.5~2.5:1。

    临床意义:

    主要反映白蛋白和球蛋白量的变化关系。比值<1者,称A/G比值倒置,提示慢性肝实质性损害。动态观察A/G比值,对评估病性的发展、治疗效果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若A/G比值下降,白蛋白逐渐减少,说明病情在恶化。A/G比值持续倒置,揭示预后较差。

    15.血清铁蛋白(SF)

    正常参考值:

    男 15~20ug/L

    女 12~15ug/L

    临床意义:

    增高:

    各型肝炎、肝硬化和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血色素沉着症、反复输血,以及白血病、淋巴瘤等。

    降低:

    缺铁性贫血。,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