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加工炮炙
编号:10512661
农民种药有 四怕
http://www.100md.com 2004年12月22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264期
     由于农村劳务输出,部分土地闲置,尽管药材价低,但由于部分药材的无明显收获季节和简单的管理模式,再加上可供选择的中长期品种,仍让部分农民愿意尝试。但种植者又瞻前顾后,总结起来,药材种植有四怕:

    一怕信息误导

    “市场经济、百花齐放”,各种宣传有关药材种植的宣传让一些人眼花缭乱,尤其是缺乏辨别能力的农民朋友心里更是扑朔迷离。且不说各种中药材方面的信息充斥市场的每一个角落,仅网络信息就占有大量空间,这些信息中如加以提炼、收取,不乏大量有价值的信息,但也存在大量虚假信息。据报导:河南省某县有近百家发布“免费供种,高价回收药材”的个体商户,这些商户不仅在全国各地科技报、信息报以及杂志上大篇幅刊登广告、发布信息,并且在各地收集地址,寄发小报。广告内容常常让一些农民心动:“种植红花,亩收入18000元,每份种子100元(公证费),可种植3分地。”其实三分地所用种子1斤,市场价格3~5元;亩效益在1000元左右,而他们竟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扩大宣传。还有的利用一药多名(各地称谓不同)进行大力宣传,误导农民。农民朋友们在引种药材时一定要走进市场,深入实际,增强辨别真假的能力,才能谨防上当受骗。
, http://www.100md.com
    二怕假种不出苗

    由于中药材种植是一个传统产业,药材种子的价格是受药材价格的升高、降低而升降的。当某一种药材价格上扬时,其种子的价格也将上扬,譬如以桔梗为例:2003年秋季的桔梗价格是每公斤17~20元,桔梗种子的价格便相应上升到每公斤80~100元,且种植面积随着药材价格的升高而不断增大。受利益驱动,一些不法商贩以每公斤5~6元的价格大量购进陈种子略作加工,要么直接销售,要么掺在部分新种子里面销售,从中获取暴利。2004年春,陕西、河南等地的几千亩桔梗没有出苗即是一个事实。近年来,像白术、半枝莲、夏枯球、板蓝根等均有大面积不出苗或出苗率极低的报导,像农民零星购种不出苗的例子更是比比皆是。因此,只有到正规的种苗公司购种并开具发票,才能避免此类现象发生。

    三怕加工无技术

    俗语说“七十二行,行行有弊”,种药更是如此。近年来,有关药材种植的书籍层出不穷,各种资料更是琳琅满目,尽管这些资料介绍得面面具到,但跟实际操作仍有相当出入。借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而上药材种植项目的一些地方,大多以失败而告终,究其原因则是“重项目、轻管理”。一些基层干部深入市场考察、落实面积,往往是几百亩甚至上千亩的引种,而到收获时却以失败而告终。其原因则是大面积引种后缺乏管理,有的是草荒、有的是密度大而造成产量低,有的是中间管理跟不上造成中途死苗。再者是产品收获后加工不得当,如湖北某地区在2002年引种板蓝根2000亩,群众积极性很高,种植也相当规范,无奈连日的阴雨使田块杂草丛生。因板蓝根是低矮药材,株高30cm左右,而杂草均在50~70cm之间,草大,农民放弃管理,一般产量在50~100公斤之间,尽管遇上“非典”的高价机遇,而农民的收益仍相当低。还有的是苗过密而不愿意去苗,再者是加工技术跟不上,像界首某企业主,承包土地200余亩种植白术,采挖后因烘干方法不当,至使产品质量达不到标准,造成价格低于正常产品价格的40%,损失惨重。因此,只有到有实力的种苗公司或相应技术力量雄厚的单位引种,才能保障成功。

    四怕产品无人收

    “种什么药材,什么价格,收不收购?”大部分来访者均问一个相同的话题,同时也是大部分药材引种者最顾忌的问题。“有货不愁贫,无货愁死人。”对于药材来说,“有货愁人”的事也时有发生。在大多数引种者心目中,中药材不像其他农作物,可以自行消化或就地消化,药材要到药材市场才能销售。同时,又受多年来药材“多了是草,少了是宝”的传统因素影响,更使广大农民更多了一份担心。其实药材销售在计划经济时期,各地均有供销社和当地药材公司计划指导收购,自放开市场以来各地的收购站点更是雨后春笋般的应运而生。因此,只要种出、采收到药材在各地均能销售,只是价格高低而已。因此,只要将药材加工好、包装好、存放好是不愁卖上好价格的。, 百拇医药(亳 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