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植物神经系统疾病 > 直立性低血压
编号:10316195
长期低血压危害大
http://www.100md.com 2003年8月7日 《健康时报》 2003.08.07
     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 詹淑琴

    收缩压低于90mmHg,舒张压低于60mmHg时称为低血压。据统计低血压的发病率为4%左右,老年人群中可高达10%。平时我们所讨论的低血压是指慢性低血压,其病因很多,也很复杂,而且许多原因还不清楚,根据其临床发病情况一般可分为:①体质性低血压:一般认为与遗传和体质瘦弱有关,多见于20~50岁的妇女和老年人,轻者可无任何症状,重者出现精神疲惫、头晕、头痛,甚至昏厥。②体位性低血压:患者从卧位到坐位或直立位时,或长时间站立血压突然下降而出现恶心、眼发黑、心悸、短暂意识丧失,与多种疾病有关,如多系统萎缩、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或见于久病卧床、体质虚弱的老年人。③进餐后低血压:主要见于老年人,由于年龄的增长,神经反射减弱,对血压内环境稳定的调节能力下降所致。5排尿性晕厥:主要见于男性,夜间小便时突然晕倒。⑤药物性低血压:服用降压药、利尿药、抗精神抑郁药等。

    临床表现:病情轻者可没有任何症状,或轻微症状可有:头晕、头痛、食欲不振、疲劳、脸色苍白、记忆减退、消化不良、晕车船等,严重症状包括:直立性眩晕、四肢冷、心悸、憋气,甚至昏厥,需长期卧床。

    长期低血压的危害:长期低血压可使机体功能大大下降,主要包括:视力、听力下降,记忆减退,诱发或加重老年性痴呆,头晕、昏厥、跌倒使骨折发生率大大增加。另外会导致乏力、精神疲惫、心情压抑、忧郁等情况经常发生。据国外专家研究低血压可能导致脑梗塞和心脏梗塞。直立性低血压病情严重者,每当变换体位时血压迅速下降,发生晕厥,导致被迫长期卧床不起,另外长期低血压也可诱发心肌缺血等。

    如何防治:低血压患者如无任何症状无需药物治疗。但要调整生活方式:戒烟限酒,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改善体质,增加营养多饮水多喝汤,每日食盐和脂肪略多于常人。对体位性低血压可穿弹力袜,体位改变要慢,不要久站,洗澡水温不易过高、时间不易过长。高血压患者在早期服药注意随时量血压。有餐后低血压的老年人体育锻炼后不要马上进食,餐前不要服降压药。药物治疗:中药可用桂圆,重者伴有明显症状,必须给予积极治疗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防止严重危害发生。近年来推出α受体激动剂如管通等,具有血管张力调节功能,可增加外周动、静脉阻力,防止下肢大量血液郁滞并能收缩动脉血管,达到提高血压,增加大脑、心脏等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改善低血压的症状。

    詹淑琴擅长治疗:神经肌肉病、癫痫、脑血管病、抑郁症、神经痛等

    出诊时间:周一下午、周三上午出诊地点:神经内科专家门诊,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