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 正文
编号:13256380
“望闻问切”为廉政建设提供新思路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2月13日 中国中医药报第4797期
     中医诊断的主要手段 “望闻问切”与做好党风廉政建设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医圣孙思邈《千金要方》中将医分为三品: “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以及“上医者知病治无病,中医者知病治有病,下医者治病不知病”,提出了治未病是上医的核心要义,这也充分说明上医的重要性。

    党风廉政建设的工作者应该充分发挥“上医”的精神,有上医治未病的追求,按照“望闻问切”的方式防患于未然,获得制度建设的新思路。所谓“望”,就是通过一点一滴的积累,不断地观察、了解、推断、收集不同的声音,对有苗头的问题,思想认识不到位的同志,及时提醒,达到未雨绸缪的目的。既要防止胶鞋现象、布衣行为,也要通过数据、资料、分析提前警示。既要分析观察八小时以内,也要观察八小时之外;既要看交往圈、朋友圈,还要看交往的人,还要看打招呼的事。所谓 “闻”,就是不仅听其言,还要观其行,打捞民间声音,通过深入细致地分析,做出实事求是的判断。所谓“问”,就是通过询函、谈话、交流等形式,查清、说清、解释清疑惑,给同志一个明白无误的交代,还事实以真相。所谓“切”,就是做深入的、有据的、有重点的调查研究,这一步将直接决定“病人”的命运,也是做出如何“治疗”的关键。所以,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者就是要“治未病”,就是通过不断的教育熏陶、警示提醒、苦口婆心的规劝,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李宇) (李宇 陕西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