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 正文
编号:12996152
中药功效表述用语解析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月5日 中国中医药报第4614期
     中药的治疗作用,即中药的功效。在中医学的语境里,中药的功效是因其自身具有的偏性——气味、升降浮沉、归经等而产生的,因此其治病的原理可概括为以偏纠偏,即以药物之“偏”,来纠正疾病之“偏”,即纠正正邪相争导致的阴阳失衡。

    然而,关于中药功效的表述一直以来却存在着两大问题,一是因认识不同而造成的不一致,二是因用词随意而造成的不规范,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其应用与交流。兹对后者加以梳理,以期改进提高。

    中药功效构词的形式

    中药功效构词包含的内容多为功、效混述。从语法的角度看,其表述的基本形式是动宾词组或动宾短语,如发汗解表、燥湿化痰、和解少阳、疏肝理气、温补肾阳等。如果换个角度来看,这其实就是治则、治法的表述形式。

    具体说来,中药的功效表述有双音节词,如疏风、散寒、清热、行气、燥湿、利水、润肺、平肝、温阳、滋阴等;也有三音节词,如祛风湿、通经络、利小便、强筋骨等。这些均为单义词组,指意简明。此外,还有更为常见的是由两个双音节词组成的复合词组,这类词组的情况较为复杂,有些为单义重叠,即前后两个单义词组的含义相同或相近,如清热泻火、活血化瘀、行气消胀、安神定悸、开窍醒神等;有些则为双义词组,即两个单义词组词义平行并列,后者对前者限定或补充,如清热燥湿、清热化痰、清热解毒等;还有些双义词组前后为因果关系,如行气止痛、利水消肿、化痰止咳、升阳举陷、回阳救逆等,其中行气、利水、化痰、升阳、回阳为药性功能,止痛、消肿、止咳、举陷、救逆为治疗效果。

    中药功效构词的种类

    一个病证的表述往往涉及病因、病位、病性、病势等内容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91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