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 正文
编号:12881926
兰州:中医药交流创新策源地
http://www.100md.com 2016年8月15日 中国中医药报第4538期
     兰州是甘肃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桥头堡,抓住“一带一路”战略机遇,既“走出去”又“引进来”,老百姓也从中获得实惠——

    说起兰州,很多人立刻想象出一幅黄沙漫漫、塞外戈壁的图景。如今,借助“一带一路”历史契机,果敢的兰州人,高举发展大旗,古老的中医药从这里出发,走向西方文明的深处。多维度、多层次向海外输出中医药人才技术、医疗服务、教育模式,这里正成为中医药交流创新的策源地,老百姓也从中获得实惠。

    岐黄学院遍全球 在多国建中医学院、中医中心

    兰州市天水路黄河大桥横跨滚滚东逝的黄河,大桥向北,直达机场联接世界;大桥向南,甘肃中医药大学清晰可见,该校已经成为甘肃省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桥头堡。

    去年,该校校长李金田受邀来到法国传统中医自由学院商谈合作办学事宜。“法国之行我有两个想不到,一是想不到学习中医的法国年轻人群之多;二是想不到参加法国中医学术年会的人数之多。仅法国传统中医自由学院里昂中心就有近200名学生学习中医,他们都是年轻人,学习中医的热情高涨。”这次出行,让李金田体会到,海外学校迫不及待与国内中医院校合作之情。海外急缺中医人才,如果想学到最正宗的中医,只有跋山涉水来到中国,他们迫切希望中国中医药学校的到来。

    法国传统中医自由学院正式挂牌成立“甘肃中医药大学法国岐黄中医学院”后,李金田提议,双方在中医人才培养方面可探索“4+1”或者“3+2”培养模式,即法国传统中医自由学院的学生在法培养3~4年,最后在中国培养1~2年,毕业后颁发甘肃中医药大学学历证书。法国传统中医自由学院院长马塞尔·考斯特说,他们将尽快熟悉相关政策制度,加强教学合作,在法国培养更多中医专业人才。

    在甘肃省卫生计生委主任刘维忠看来,岐黄中医学院有着重要的国家战略意义,通过中医拉近世界与中国的距离。俄罗斯、乌克兰、吉尔吉斯斯坦、摩尔多瓦和法国……甘肃在8个国家建立了岐黄中医学院,在5个国家设立了中医中心,治疗了数千名海外患者。岐黄中医学院、中医中心标准和管理办法相继出台。目前,甘肃正在与哈萨克斯坦、土耳其等国协商,创办岐黄中医学院和中医中心。

    “走出去”“引进来” 百姓享受中医药交流实惠

    26岁的刘红来自煤都太原,一年前,他怎么也不会想到,多少年来梦寐以求的愿望能够实现,望着自己头顶新生的浓密黑发,他自信满满。帮助他圆梦的,便是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该院将中医药工作放到了首位,从一家濒临绝境的医院,在短短不到5年的时间内,发展成为该省颇具影响力的省级中西医结合医院。

    2014年,甘肃省卫生计生委主任刘维忠在韩国调研时发现韩国整形美容中广泛使用中医药技术,在与韩国签署了合作项目,引进开展韩国自体毛发移植技术的同时,他将这一信息反馈给了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院长米登海。

    该院立刻抓住国务院大力发展健康服务业的好机遇,选派业务骨干赴韩进修学习毛发移植和整形美容技术,并在毛发移植和整形美容中广泛使用中医药养护技术。

    沈阳的马小姐和朋友专门冲着整形美容、中医药后期养护的招牌,千里迢迢来到甘肃。手术后,中心安排他们食用黄芪猪蹄汤、南瓜粥等营养药膳进行后期调理。

    “患者术后的恢复结果让我们也很吃惊,同样的手术,同一个专家做,在使用中医药技术和护理后,毛发移植成活率以及整形美容术后恢复水平都有了明显提高。”米登海说,“我们认识到,综合医院发展中医药工作有很大空间,中医也能增强综合医院诊治疾病的能力。”

    大力发展中医药,也为该院发展带来了“实惠”。在甘肃省省级医院中,该院门诊病人次均费用和住院费用均低于全省平均,医院总服务量在短短几年内增长了4倍,病人满意度、职工幸福感也明显提高。

    在信息社会的今天,中医药的智慧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度,渗透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随着逐渐走向海外的脚步,中医药的疗效与智慧,正在被全人类共享。 (张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