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症状 > X > 休克
编号:11517340
警惕口服药物引起的过敏性休克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0月29日 《中国医药报》 2007.10.29
     在临床实践中,有很多人对注射剂引起的过敏性休克非常重视,而对口服药物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则缺乏认识,结果给患者带来很大危害,甚至引发悲剧。因此,药店药师应对前来购药或咨询的顾客给予提醒,让其警惕口服药物引起的过敏性休克。

    案例1:患者刘女士41岁,因乳腺瘤切除术后自我感觉嗓子痛,遂服用牛黄解毒片0.6克,50分钟后出现头皮发痒,继而出现恶心、呕吐、心悸、口唇子绀、四肢厥冷,同时大汗淋漓,测血压为65mmHg/0mmHg,心率118次/分钟,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动过速,诊断为过敏性休克。

    治疗:过敏性休克确诊后,医生立即对刘女士进行抢救,给予吸氧,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毫克,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毫克,静滴10%葡萄糖注射液500毫升加多巴胺40毫克,刘女士的血压慢慢回升至110mmHg/80mmHg,过敏症状消失,体征恢复正常。

    案例2:某男性患者12岁,因腹泻服用吡哌酸1粒,1小时后感觉口唇、手足麻木,心慌,气短,大汗,遂入院治疗。检查结果为:脉搏130次/分钟,呼吸42次/分钟,血压100mmHg/85mmHg,脉搏细弱,精神低迷,紫绀。

    治疗:综合诊断为过敏性休克,立即进行吸氧,皮下注射肾上腺素,静脉滴注氟美松,肌肉注射异丙嗪,同时扩充血容量,并给予钙剂、大剂量VC抗过敏治疗,约40分钟后患者胸闷、气短症状缓解,5小时后全部症状消失。

    上述两个案例均为口服药物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引起过敏性休克的口服药物还有中药新血丹、口服氨苄青霉素等,在使用类似的口服药物时,要注意了解患者过敏史,权衡利弊。如果需要使用,应该严格注意观察病情,出现问题立即抢救,以免引起更大危害。

    (王秋冬),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