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症状 > 疾病预测
编号:172034
辨疲劳 测健康
http://www.100md.com 2002年5月11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1748期
     现实生活中,疲劳过度就容易产生疾病。因为疲劳主要影响脾、肾、肝三脏功能,劳神容易引起身体疲劳,因大脑控制身体的各个器官,脑失调就必然引发内脏失调,内脏长期失调,会造成机体疲劳,又往往引发各种疾病。所以人们应了解疲劳,辨别疲劳给身体带来的健康损害。

    一是生理性疲劳:它是指人们常说的“累了”,即在劳动或运动后所感到的劳累不适。这是暂时性的疲劳,经过短时间的休息或适量进食后,就能完全恢复正常。生理性疲劳的出现,是由于人在劳动或运动时,肌肉强烈收缩,耗能增加,肌糖元分解明显加速,当活动量太大时,若供氧不足,就会形成负氧状态。当缺氧太多时,糖不能进行有氧氧化,只能靠无氧糖酵解来供给能量,这不仅使化学能的产生缩小到原来的1/8,而且,还使局部肌肉中形成乳酸,在乳酸积聚过多时,就会引起肌肉酸软无力。在正常情况下,肌肉得到休息时,乳酸便会被氧化,或被血液输送到肝脏利用,肌糖元逐渐恢复正常,疲劳也随之消失。如果肌肉在运动后未获得足够的氧,乳酸未能充分清除,疲劳也就不易恢复。

    二是病理性疲劳:有的人“累病了”或“积劳成疾”,就是病理性疲劳。如果一个人稍作活动,就感到很疲劳,很可能是病理性疲劳。造成病理性疲劳的原因很多,主要的有缺氧、缺糖、失水、电解质不平衡、维生素缺乏、蛋白质缺乏、神经系统机能失常和肌肉本身的病变等等。在病理性疲劳中,最常见的是精神神经性疲劳,其次是缺氧引起的疲劳,再次是其它原因引起的疲劳。精神神经性疲劳,没有器质性病变,但有烦躁不安、易怒、失眠、思想不集中等各种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症状。常常诊断为神经衰弱或神经官能症。治疗应采用改善生活环境,注意精神放松,劳逸适度,辅以药物治疗等综合性措施。

    中老年人的疲劳还常由冠心病或肺气肿等疾病引起,儿童的疲劳多由先天性心脏病造成,青壮年的疲劳则比较复杂,多由高血压病、风湿性心脏病、贫血、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等疾病引起。如果常有疲劳感,经医院详细检查,又未发现具体疾病,只要适当地锻炼,增强体质,就可以消除疲劳。

    除了感觉疲劳外,疲劳还可自己测定,如果早晨懒起床,老打哈欠;公共汽车来了,也不想跑着赶上去;爬楼梯时常常绊脚,腿酸无力;写文章时总出差错,提笔忘字;说话声音细而短,少气懒言;需要大量地喝茶或咖啡提神;不想吃油腻的东西,很想在饭菜中加刺激性的调料;总觉得手脚发硬,眼睛睁不开;想不起熟悉朋友的电话号码;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失眠;不想参与社交活动等等。

    如果您能了解以上疲劳的状况和自身的生理变化,就能自我测定疲劳,则在生理性疲劳渐渐趋向病理性疲劳时,您就能有所警觉,从而能及时使用抗疲劳保健药品来调理,以及辅以适当的体育锻炼,防止病理性疲劳的进一步扩大,保持良好健康体态。, 百拇医药(梅 红)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预防保健 > 亚健康、疲劳 > 疲劳症